D、PU料一般押出各段溫度在150℃-220℃之間;
3、擠出線材時,內外模怎樣選用?
A、 內模選用原則:
a、押出內模視銅線或芯線總外徑決定(總外徑=條數×1.15×單條外徑);
b、芯線內模押出以總外徑+0.1mm為宜;
c、PVC外層內模以總外徑+0.4mm-0.6mm為宜(依芯線集合效果而定,芯線較圓則內模較小,芯線不圓或加棉紙則用較大內模);
B、 外模選用原則:
a、PP、PE料為完成外徑+0.4mm,PVC料為完成外徑+0.05mm為宜;
b、PVC外被押出時外模選用為完成外徑+0.3-0.5mm;
備注:PVC外被押出時外模選用受芯線結構及完成外徑的影響較大;
4、線材偏芯怎樣調整?
A、 原因是鎖模套松動造成偏芯;
B、 線材調偏芯是機頭鎖模套以調整外模而進行的,在調整中應以松少緊多為原則;
5、絞線過預熱的目的是什幺?
A、為增加膠料與銅絲間的附著力,以增強芯線抗搖擺性能。
6、火花機有什么作用?怎樣設定火花機?火花機報警應如何處理?
A、 火花機作用是為檢測生產中芯線出現的絕緣不良(如絕緣厚度不夠或露銅絲)
B、 生產時火花機應設定在3kv;
C、 報警應即時調整機臺解決此不良,并將不良報廢;
7、過濾網的目的是什么?
A、1、過濾未熔膠料或雜質;
2、調節押出機之壓力;
B、防止螺桿中膠料烤焦或硬化;過濾網通常放兩張,800目在內、100目在外;
8、為什么天車的張力不可過緊或過松?
A、 太緊會拉傷芯線,太松會亂線暴及生產;
B、 張力調整以手感線有蹦緊感為準;
9、押出過油或過粉的作用是什么?應注意什么?
A、 過油防止芯線粘連,過粉則防止芯線與外被粘連;
B、 過粉充足但不可過多,否則會引起外觀不良,以用剪刀剝線易脫皮為準;
C、 過油不可過多,否則會引起外被起泡;
10、線材加AL、白棉紙、尼龍繩、棉線目的:
一是為提高抗搖擺性能,另一則是填充作用,使線材外觀圓滑。
11、纏繞和編織的目的是什么?有何差異?
A、 目的是為提高抗干擾性能,在工藝上注意遮蔽率問題;
B、 不同之處在于遮蔽效果不同;
12、PP料、一般PVC、防火PVC 105℃(同SR PVC)在生產中怎樣區分?
A、 通過燃燒實驗(PVC 105℃燃燒后數秒內燃滅,PP料及一般PVC則持續燃燒)
B、 燃燒后有黑色殘渣的為一般PVC、燃燒后無殘渣則為PP,且PP在燃燒時起小泡,一般PVC則不會。
13、造成線材起粒的原因有哪些?應當怎樣處理?
原因:A、溫度過低膠化不良;
B、溫度過高膠化;
C、過濾網處有料或濾網破裂;
D、原材料良;
處理方式:
A、適當加溫;
B、增加過濾網數;
C、適當降溫并清機處理;
D、更換濾網;
F、縮上處理仍有不良則可判定為原材料不良。
14、造成線材凸凹不平的原因有哪些?怎么處理?
PVC線原因:A、使用集合或纏繞芯線不圓順;
B、使用芯線不圓順;
處理方式:A、1、縮小外模或將內模退后;
2、使用加壓外模;
B、內模推前做半套管式;
15、造成線材粗糙原因有哪些?怎樣處理?
芯線:A、PP料色母過多;
B、溫度過低;
C、外模過大;
處理方式:A、依常規配色母;
B、加溫;
C、依規定使用;
外被:A、溫度過低;
B、外模過大;
C、內模過后;
處理方式:A、加溫以機頭和眼模溫度為準;
B、縮小外模;
C、內模推前;
16、造成外被起亮怎樣處理?
原因:A、溫度過高,尤其眼模溫度;
B、內模太前,易產生機頭死料;
C、機頭死料過多;
處理方式:A、適當降溫(依實際情況,先從第一節溫度和眼模溫度降低);
B、內模稍向后退;
C、清理機頭; 17、線材外觀有凹槽的原因是什么?應如何處理應?
原因:A、內模太前,膠粒堵塞模孔;
B、過濾網破裂或雜質堵塞模孔;
C、模具破裂造成;
處理方式:A、內模后退并將其多次旋轉;
B、清理模具或更換模具。
18、造成線材亮霧不均的原因是什么?應如何處理?
原因:A、水槽冷卻水不足;
B、眼模溫控不穩定;
C、押出溫度的改變;
D、原材批號不同的改變;
E、分批生產造成;
處理方式:A、保持水槽水位(尤其第一段水槽)
B、通過機修或吹風等方法使其穩定;
C、盡量保持機溫的一致性或加速后的溫度調整;
D、調整溫控保持亮霧面一致;
E、首件生產和上批生產之亮霧度為準;
19、首件檢驗至關重要,它應當是在什么時候做?說明押出首件的具體內容。
首件檢驗即為開機的第一個產品檢驗,因此應在每一次換規格或換料時進行首件檢驗以確保后續產品品質;
押出首件檢驗具體內容如下:
芯線押出:a、銅絲規格確認(條數及單條規格);
b、芯線外徑確認;
c、膠粒種類確認(不可有雜色);
d、偏芯度確認;
e、外觀確認;
外被押出:a、內層規格或芯線規格確認;
b、偏芯度確認;
c、外徑確認;
d、外觀確認;
e、脫皮實驗;
f、亮霧確認;
g、原料顏色確認
|